场布置了展台。张楚这边最简单,全都是辣椒酱系列,摆在角落里丝毫不起眼。
家具公司这边就要好很多,起码看起来比较醒目。
方唯和张楚呆在一起,别人的展位都是人满为患,他们这里居然连个人影都没有。
“老张,你别转了,转的我头晕。”
张楚急的团团转,觉得自己浪费了这么好一个机会。
方唯倒很淡定,辣椒酱厂原本就是来蹭热度的,只要能起到开阔眼界的效果,那么这次就没白来。
“支书,我到处去看一看,放松一下心情。”
张楚不好意思继续给人家传递紧张的情绪,便一个人去了会场上转悠。
方唯没有阻止对方,他守在展台这边神游天外,打算等下午去家具公司的展台看一看。
“你们这个辣椒酱有什么特色?麻烦你帮我们介绍一下,行吗?”
辣椒酱厂等于是蹭了别人的展位,在展位的犄角旮旯腾出来了一小块地方。
这也是辣椒酱无人问津的重要原因,方唯的心理预期很低,所以在现场就直接走神了。
突然,有一个女孩陪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走了过来,人家居然是直接奔着辣椒酱来的。
两人都长着华人的面孔,而且那个女孩说的也是普通话,这就省了翻译的麻烦。基本上现场都有各语言的翻译,只不过人多了就忙不过来。
“你好!我们这是瑶岭辣椒酱系列,是最具地方特色的辣椒酱之一。这样,我说的再多你也没有直观的印象,不如品尝一下?”
方唯回过神来,马上就进入了推销员的角色。
展销位上准备了一次性的餐具,方唯打开了两瓶样品然后分别盛出来一点,交给两人品尝。然后他又给两人准备了两杯茶水,显得很贴心。
两人浅尝即止,随后用英语开始交流。
方唯上一辈子的英语还不错,起码能听个大概,不过他没有吱声。
这会儿张楚也转回来了,看到来了人顿时精神了起来。接下来的询价报价环节,方唯没有参与,全都交给了张楚。
真不能小看了这家伙,经过一番拉扯,最终确定的价格一点都不吃亏。
老人打算订购一批辣椒酱,他在国外是开超市的,准备丰富一下超市里的品种。就连方唯都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,省经贸厅很快就来人指导他们签合同,后续的出口业务也是由他们负责。
等商走了之后,经贸厅的人才正视了这家小小的辣椒酱厂。
在之前谁能想到省里派出了强大的阵容,结果却是这家小厂拔得了头筹。金额虽然不算大,但这算是开门红,经贸厅的工作人员当即给他们调整了展位。
直接搬到了显眼的位置。
方唯现在对张楚很放心,随后从家具公司那边调了两个人过来帮忙,整个下午他就去了家具公司的展位。
直到下午闭馆,家具公司什么收获都没有。
“三哥,咱们这么多的好家具和竹器,居然还比不上人家的几瓶辣椒酱。”
晚上。
大家在一起吃饭,盘莲花笑着开了一句玩笑。
包括方平在内的一群人这才放松了一些,之前每个人都是紧绷着脸,要多严肃有多严肃。
“别急,还有好几天的时间,说不定明天就开张了呢。”
方唯看得开,反正是为了赚钱,赚本币和赚外汇对于公司来说没有区别。
大家又没有出口创汇的任务,这一趟来就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,成果其实没那么重要。
有了方唯夫妇在调节气氛,大家就没有那么紧张了。
第二天。
家具公司果然拿下了一笔大订单,方平笑的都合不拢嘴。
方唯见大家都斗志昂扬的,便觉得这趟没白来。他随后一个人去了香山,在电风扇厂呆了两天,查看了一下厂子的经营情况。
电风扇厂发展的很不错,在当地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,甚至已经有国外的商家过来探贴牌生产的事情。
“支书,我之前和一家国外厂商谈过,他们愿意转让空调制冷技术。我觉得空调以后肯定会有大发展,你支持我们进行产业延伸吗?”
张文远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,虽然电风扇产销两旺,但他的目光已经看到了更远的地方。
方唯的心里一动,这个时间点做产业延伸的确是好机会。而且通过制冷设备的制造可以积累经验,从而进军家电领域。
这可不是小打小闹了,真要发展起来,那就是一家巨无霸的企业。
改开之处,有人形容遍地是黄金,到处都是机会。
这话也对也不对,因为最困难的是原始积累,要是练摊的话得买多少件衣服才能凑够进一步发展的资本?
何况这年月的私营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,像电风扇厂这样的集体企业反而有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合作社早就完成了原始积累,支持张文远上马一条
第334章 秋交会,收获满满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